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“录音” 上海市消保委: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!

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“录音” 上海市消保委: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

时间:2025-05-10 15:39:33 来源:艺彩云坊 作者:百科 阅读:468次
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记者刘浩)你在打车时有没有遇到APP在悄悄录音?近日,录音浙江杭州的打车嘀嗒闻女士(化名)突然发现,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,竟一直在偷偷录音,出行而且自己还不能关闭。还上海市害消4月19日,消保嫌侵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观点:嘀嗒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。委涉

据了解,隐私从今年3月份起,录音闻女士会接连收到“程序仍在录音”的打车嘀嗒提醒短信。4月15日,结束闻女士再次通过嘀嗒顺风车业务打车回家,出行她特别留意了时间,还上海市害消当晚9点49分左右下的消保嫌侵车,但收到短信提示“录音将持续到10点13分左右关闭”。委涉让闻女士不安的是,自己都已经下车了,还要被多录20多分钟,于是她将录音截图发给客服,客服却让她卸载软件。

媒体记者在拨通嘀嗒APP全国客服400热线后,嘀嗒APP客服表示:乘客下车后,还需要点击“确认下车”,点击后一方面会付车费,另一方面行程录音会自动结束。另外,乘客可以自行检查录音和行程情况,在嘀嗒APP-乘车记录,能看到自己的行车记录、录音时间等。

然而,闻女士却表示,每次行程结束后,系统会显示“行程结束,感谢参与绿色出行”,再就是评价体验或是投诉,根本就没有手动“确认下车”的选项,也不清楚到底是司机确认的,还是系统确认的。

根据客服指示可以自查录音和行程记录,闻女士给记者显示了在嘀嗒APP上的乘车记录,记者发现前一天的两笔顺风车订单中,都出现了录音时长和里程时长不匹配的情况。中午订单,闻女士的行程大概40分钟左右,录音时长显示1小时03分59秒;晚上订单,闻女士的行程在30分钟左右,录音时长显示只有21分钟。

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认为:网约车行程录音是一项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举措。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后,网约车平台应该严格按照行程时间录音,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。如果录音时间与行程不匹配,显然不能达到安全保障的效果。如果行程结束仍在录音,则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。

 

责任编辑:47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相关内容
  • “苏拉”路径南调?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
  • 山东青岛市场监管局围绕“四个提升”促消费公平
  • 北京朝阳:开展2022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
  • 安徽合肥:开展打击传销“春季固守”专项行动
  • 5月1日12时开始,要暂别了!8月5日见!
  • 陕西西安:专项检查春季学校(幼托机构)餐饮服务食品安全
  • 浙江温州市场监管部门严查未按要求使用外卖封签行为
  • 北京朝阳:开展2022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
推荐内容
  • 三大指数均跌超1% 自动化设备板块领跌
  • 立案9件!浙江宁波开展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
  • 山东: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最严谨标准 推动“三标”行动深入开展
  • 北京朝阳积极开展春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
  • 2025年五一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破3000万,这三部领跑
  • 湖北武汉:2021年跨部门“双随机”抽查发现处置问题1.3万余个